中華盛世 改革而來
【熱烈慶祝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40年前,1978年12月18日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揭開了黨和國家發展的新篇章,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憑著一股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憑著一股滴水穿石的韌勁,成功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深刻改變了當代中國的命運和走向,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用“關鍵一招”四個大字,將改革開放與“中國命運”、“中華復興”緊緊聯系在一起。
經過長期的努力,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不懈奮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一個偉大新時代開始走向強國之路,走向富民之路,走向復興之路,這是中國人民共同的意志和抉擇!
【改革開放成就中國巨變】
我國GDP從1978年的0.3645萬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82.7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385元增長到2017年的59660元,年均增長約9.5%,已經達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水平。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從1978年的343.4元、133.6元提高到2017年的36396元、13432元。
農村貧困發生率從1978年的97.5%大幅下降到2017年的3.1%,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2017年達到45.7%,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10個百分點。
城鄉居民健康狀況顯著改善,居民平均預期壽命2017年達到76.7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國贏了!””CHINA WON!”】
2017年11月3日,美國《時代》周刊亞洲版首次使用中英兩種文字作為封面標題。
時間退回到1978年年底,也是美國《時代》周刊將鄧小平評為年度人物,開篇標題是《中國的夢想家》。然而當時,這家雜志充滿懷疑地評論說:“能讓一個人口眾多的民族在極短的時間內來個180度大轉彎,就如同讓航空母艦在硬幣上轉圈,難以置信?!?/span>
1852年,潛心寫作《資本論》的馬克思,在《紐約先驅論壇報》開設專欄。他預言:如果世界歷史的一極是西方,那么另一極便是中國,西方世界乃至人類世界未來的命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的命運。
時間,是最公平的見證者。改革開放40年,萬水千山,最美中國道路。新征程上,改革仍大有可為。我們必須切實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推進改革強軍強國不斷取得新進步,迎接新發展,邁向新境界。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